首 页 机构信息 平度概况 史志动态 平度要闻 平度市市志 平度年鉴 地情文献 图片新闻 平度名胜
史志业务 市情研究 地情书讯 基层修志 民俗风情 平度大事 平度人物 城乡记忆 大泽文苑 平度风物 平度招商
今天是:
周至元
发布日期:2013-08-22      来源:平度大事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  卫人宁戚“饭牛而歌”,被齐桓公拜为大夫。宁戚仕齐四十余载,卒后葬于胶水东岸(今平度市马戈庄镇境内),其墓称为“宁冢”。
  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  齐国灭莱。其年11月,齐将晏弱破莱国之棠邑,虏莱共公,莱国并于齐。齐在尤水(今小沽河)下游西岸建朱毛城(今平度市古岘镇朱毛村一带)。即墨邑始称朱毛城,后为即墨,是齐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齐有即墨之饶,联袂挥汗与临淄并夸殷盛”之誉。其故城于200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赧王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公元前280~公元前279年)  燕将乐毅率军攻齐,取齐国70余城。即墨人拥立田单为将拒燕,燕军久攻即墨城不下。后燕以骑劫代乐毅,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于即墨城下,杀骑劫。齐军收复全部失地。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  汉将韩信率军破齐,派曹参击杀齐将田既于即墨,齐地入汉。汉以即墨为胶东郡治,并新设东莱郡及郁秩、卢乡、平度、下密等县(郁秩故城在今平度城,卢乡故城在今灰埠城子村,平度故城在今新河、灰埠以北,下密故城在今明村以西)。
  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  重建胶东国,封其子刘寄为胶东王,辖即墨、郁秩、下密等八县。今平度市古岘镇境内的康王坟即为刘寄的坟墓。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设铁官49处,其中“郁秩有铁官”。铁官故地在今平度市云山镇铁岭庄之南。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  汉宣帝“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密”。太室山为平度青山、云山、两目诸山之一,三户山即今平度三合山。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  原胶东侯国废。郁秩县改称胶东侯国,成为新胶东侯国,郁秩之名废。新胶东侯国与即墨侯国各食一县。至此,自秦汉以来一直为郡国一级政权的“胶东”亦演变为县级政权的名称。平度城始称胶东城,直至北魏皇兴四年(470年)。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  汉王舍人碑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1982年冬在今平度灰埠侯家村出土,被称为“汉隶瑰宝”,为国家一级文物。
  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年)  光州刺史郑道昭于天柱山为其父郑羲书镌《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  长广郡治东移中郎城(今龙口境)。即墨、卢乡并入长广县,治今平度城,长广县属长广郡。古即墨城至此而废。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  复置卢乡县、即墨县(在原不其县东北,今即墨市境)。长广、卢乡同属莱州。长广县所余辖境基本形成今平度的雏形。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长广县更名胶水县。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卢乡县并入胶水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调整莱州政区,胶水县为莱州四县之一,辖境基本定型,大体与今平度一致。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春,胶水人蔡齐举进士第一。状元受“七驺传呼”之荣自此始。          
  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  胶水县重修文庙,所立《胶水县修宣圣庙碑》存平度文庙内达800年之久,1975年被毁。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  用莱州人姚演议,开胶莱海运,派山东东西道宣慰使阿八赤“督益都、淄莱、宁海兵万人”开胶莱河。至元十九年(1282年),胶莱新河开通,诸水闸建成,阿八赤任胶莱漕运使。至元二十年(1283年),罢胶莱海运。
中共平度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平度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7368243 电子邮箱:pddsb@163.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