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信息 平度概况 史志动态 平度要闻 平度市市志 平度年鉴 地情文献 图片新闻 平度名胜
史志业务 市情研究 地情书讯 基层修志 民俗风情 平度大事 平度人物 城乡记忆 大泽文苑 平度风物 平度招商
今天是:
侯庸
发布日期:2013-08-22      来源:平度人物
  字景中,生于元末,胶水人。明洪武初年其父因犯法被充军福建。幼年家境清苦,发愤苦读,十几岁时,以优异成绩成为胶水县生员,20岁时“以高等贡入太学”,被选送中央国子监(俗称太学)学习,明太祖对“国子生”要求十分严格,初选合格即可直接参加全国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洪武十八年(1385年)全国会试,侯庸考中第二十二名进士,立即被选授为负责“补阕拾遗,稽查六部诸司之事”的吏科给事中,成为受皇帝信任的监察官员。侯庸出仕后,其父仍在戍所,他便向皇帝提出愿以自己的官职为父赎罪,明太祖立即批准特赦侯庸之父,命其亲往戍所迎其父,皇太子朱标又特命侯庸“乘传”(沿途由驿站备车马)前往,侯庸星夜赶赴福建,将其父接回南京。此事成为当时朝廷盛传的一大新闻。不久,侯庸升任吏部侍郎。洪武后期,侯庸长期代行尚书之职,掌握选拔考察天下文官的“铨衡”大权。侯庸以居官清廉敏于政事得以久任,政绩卓著,被誉为明初吏部名臣。昔日平度城西有侯庸墓,今河洼村侯姓为侯庸之后裔。
中共平度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平度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7368243 电子邮箱:pddsb@163.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