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信息 平度概况 史志动态 平度要闻 平度市市志 平度年鉴 地情文献 图片新闻 平度名胜
史志业务 市情研究 地情书讯 基层修志 民俗风情 平度大事 平度人物 城乡记忆 大泽文苑 平度风物 平度招商
今天是:
抗日战争时期平度的参议会
发布日期:2016-09-30      来源:平度市情网

  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为团结和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参加抗日战争,选举抗日民主政府而设立的各级各界人民代表的机构。
       抗日战争初期许多国民党地方政府,在日军进攻下,不堪一击,四散逃窜,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政府状态。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指示各级党组织恢复建立各级政权。1938年7月1日,山东分局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中指出:“敌人‘扫荡’,县、区、乡政权破坏,各地均须按照前电,恢复抗日政权,并保证党的领导。区、乡政权恢复大部后,即召开各区代表及县级各团体代表会议,产生县政府。”山东省于1940年发布了《县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草案》和《县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草案》。要求成立选举委员会,广泛动员群众,进行选举工作。
       平度县于1940年9月12日在董家村(今旧店镇)召开参议会,选举了参议长、副参议长及县长。18日召开了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县政府机关驻大田、蟠桃、崮山区一带村庄,隶属胶东行政公署。
       1941年9月,平度县分为平北、平南、平西三个县。平北县党政机构的名称,党组织称平北县委(到1950年改称平度县委),县政府仍称“平度县政府”。由于平度县于1940年召开了参议会,选举产生了抗日民主政府,因此区划后,政府名称、机关驻地没有变化,隶属南海行政公署。1942年7月隶属西海行政公署。
       平南县成立后(隶属南海行政公署),由于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岁月,未举行参议会选举,而设立了行署,作为南海行政公署的派出机构。党政机关开始驻平北县的蟠桃区一带村庄,后驻仁兆一带村庄。1943年秋,平南县召开参议会,选举了参议长、副参议长及县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关系未变。
       平西县区划后暂由平北县代管,1942年9月建立平西县行署,作为西海行署的派出机构,隶属西海行署,机关驻大泽山区西部的唐田一带村庄。1945年7月,平西县召开参议会,选举了参议长、副参议长及县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关系未变,机关驻张舍一带村庄。
       1945年1月平南县划为平南、平东两县。区划后平南县政府名称、机关驻地和隶属关系没有变化;平东县由于区划时间晚,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召开参议会,县级行政机关名称为行署,作为南海行署的派出机构,隶属南海行署领导,机关驻仁兆、张戈庄一带村庄。(高永利)

中共平度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平度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7368243 电子邮箱:pddsb@163.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