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信息 平度概况 史志动态 平度要闻 平度市市志 平度年鉴 地情文献 图片新闻 平度名胜
史志业务 市情研究 地情书讯 基层修志 民俗风情 平度大事 平度人物 城乡记忆 大泽文苑 平度风物 平度招商
今天是:
平东县区划沿革探析
发布日期:2016-09-01      来源:平度市情网

  1940年9月,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组建了平度县大队,1941年9月,胶东区党委将平度县分为平北、平南、平西三县。各县相继成立了县大队,人员达200多,尔后各区成立区中队。1942年,各县陆续成立了民兵组织。1943年8月和1945年1月,平南县、平北县大队,先后改变为“独立营”。1942年2月、1943年8月和10月,先后成立平北县、平南县、平西县武委会,1945年1月,胶东区党委决定,将平南县划分为平南、平东两县,成了平东县工委,鲁光任书记,隶属南海地委,工委先后驻傅家丘、仁兆一带。同年7月,又将平南县的南六区(后改称“柳林区”)、北六区(后改为“杜家区”)、运河区划归平东县,8月又将莱西南县的河套区一部及平东县的和平区部分村庄合并为管村区,共计11区。1945年1月,平东县成立武委会。这些组织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2700多次,歼敌2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2万5千多支。1945年9月10日,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率部解放了平度城,歼灭伪治安军第八集团军中将司令王铁相及以下六千多人,平度全境解放。

  《即墨县志》(1991年9月出版),1898年即墨县地图,清末,现平度境内的毛家庄、于家疃(属仁兆镇)、南村、凤凰屯等村庄,1898年之前均属即墨县的西移乡。1931年后,毛家庄、于家疃、南村、凤凰屯等村庄属于即墨县第八区(驻地刘家庄)。

  据《平度组织史资料》,平东县区级党组织(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记:1945年8月,即墨境(那时属于莱西南县的河套区)大沽河以西部分划入平东县,调整后改为平东县“管村区”。1946年9月,管村区调整后改为“民主区”,同年10月增设“南村镇”,1947年9月增设“古岘镇”,到1949年9月平东县共辖13个区、镇。

  中共平东县各区区委和区公所,驻地为:

  白沙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前李家、邹家坡村(麻兰);

  峰山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水泊村(现张戈庄镇);

  和平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冷戈庄村一带;

  仁兆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仁兆村;

  洪兰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洪兰村(现属南村镇);

  麻兰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麻兰村;

  古岘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古岘;

  柳林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辛庄、庞戈庄(兰底镇);

  杜家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杜家村(张戈庄镇);

  运河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驻吴家口村(兰底镇);

  管村区,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1945年8月由莱西南县河套区一部及平东县和和平区部分村庄合并为“管村区”,区委驻管村(今仁兆镇);

  民主区,1946年9月至1949年9月,1946年9月由管村区改称“民主区”,驻管村一带。

  南村镇,1946年10月至1949年9月,1946年10月设,驻南村;

  1949.10至1950.3驻南村

  古岘镇,1947年9月至1949年9月,1947年9月设,驻古岘村;

  1946年6月至1948年2月,中共南海地委派赵荫华任平东县委书记,县委驻仁兆、大丘、鲁家丘、郭家埠后一带。

  平东县政府(1945年至1949年9月),县政府先后驻傅家丘、仁兆、郭家埠后、南村等地。

  1949年10月至1951年1月,中共平东县委,仍隶属中共南海地委,1950年5月后,隶属莱阳地委,县委驻南村;1952年2月,平东县委由南村迁至古岘,隶属关系不变。1953年平东县与平度县合并,合并后称平度县。

  1950年4月,平东县将13个区镇以序列命名,改划为12个区,除了十二区委外,其他区委驻地不变。

  平东县一区,白沙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二区,麻兰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三区.由古岘镇委和古岘区委合并,1950.4至1953.9

  平东县四区,和平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五区,民主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六区,仁兆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七区,洪兰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八区,南村镇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九区,运河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十区,柳林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第十一区,杜家区改称,1950.4至1953.9

  平东县第十二区,峰山区改称,驻张戈庄,1950.4至1953.9

  1953年9至1956年3月,中共平度县第十八区委,驻南村。1956年3月,蓼蓝县与平度县合并,称平度县,平度县辖21个区,1957年3月,周戈庄区划归高密县,1958年2月,平度县共辖20个区、镇。区镇名称一般以驻地村命名。1958年2月,平度撤区建乡,至9月平度县共辖45处乡镇。1956年3月至1958年2月,中共南村区委,驻南村。1958年2月至9月,中共南村乡委,驻南村。

  1958年9月,平度县成立29处人民公社,同年11月撤销许丘公社,1959年1月,撤销徐里公社,1962年4月,划出蟠桃公社,1964年3月,划出宅科公社,到1966年平度辖设29处人民公社。

  同时(1958年9月),成立中共南村公社委员会。

中共平度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平度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7368243 电子邮箱:pddsb@163.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