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信息 平度概况 史志动态 平度要闻 平度市市志 平度年鉴 地情文献 图片新闻 平度名胜
史志业务 市情研究 地情书讯 基层修志 民俗风情 平度大事 平度人物 城乡记忆 大泽文苑 平度风物 平度招商
今天是:
提升年鉴应用价值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6-08-14      来源:青岛市情网

  提升年鉴应用价值的几点思考

  ——以《2014年深圳年鉴》为例

  【摘要】:年鉴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综合情况的年度资料文献。年鉴的使用价值是考察年鉴编纂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应重点从遵守编纂规范、注重内容创新、提供资政参考等方面进行重点提升,使读者能够轻松、便捷地从中获得实用、权威的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年鉴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年鉴  使用价值  规范  创新

  年鉴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文献。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其应用价值高低成为考察编纂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提高年鉴的应用价值?《2014年深圳年鉴》的编纂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出了示范:

  一、遵守编纂规范,便于读者检索

  年鉴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书,拥有自己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整体结构、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和检索手段,只有严格遵守年鉴编辑的标准和规范,才能有效地发挥年鉴工具书的功能,便于读者高效查阅和检索。《深圳年鉴》始终如一地坚持年鉴编纂的规范,在结构、选题、文体和条目方面“循规蹈矩”,保证了年鉴编纂质量,提供了很好的规范化编纂参考。一是结构规范。框架结构是年鉴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突出资料性工具书结构合理、内容完备、比例适当等特点外,重点是客观、准确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实,《深圳年鉴》分类目、分目和条目三级栏目,涵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结构完整清晰,检索便利。二是选题规范。年鉴选题要兼顾全面性、超前性、探索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做到主流性信息与非主流性信息的合理搭配,反映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深圳年鉴》在选题时充分考虑具体栏目要求,注重反映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如2014年深圳年鉴围绕打造“设计之都”,选取了“深圳设计工作坊首开慕尼黑设计周”、“深圳12件作品获得德国红点奖”、“深圳设计首次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设计周”、“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深圳新机场设计项目获国际最佳交通空间设计大奖”等一些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题材,比较全面的反映“设计之都”建设工作的完整面貌,做到了选题的全面兼顾、特色鲜明。三是条目规范。条目既是年鉴构架的最基本组织,也是年鉴内容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条目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年鉴的质量。《深圳年鉴》严格条目编辑规范,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加以概括,祛除繁杂的口号标语,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在编辑“汽车销售”分目的内容时,深圳年鉴归纳提炼出“全国首届公共汽车节能大赛”、“比亚迪获全球‘年度最佳碰撞实验室’大奖”、“五洲龙纯电动公交车在澳门试运营”、“二手车业务领先全国”等具有年度性、价值性、信息性的条目,反映的内容具体、明确、清晰,读者检索时完全可以做到胸中有数、一目了然。四是文体规范。文体规范主要是指年鉴条目的编写要以说明体和记叙体为主导。由于年鉴条目内容重点是记载年度内客观事实,编写目的在于供人们查阅和检索,因此条目的语言要力求清晰命了,力戒浮夸空泛。《深圳年鉴》的条目在语体上杜绝假话套话以及虚浮之语、溢美之词,用客观、准确、简明、严谨、平实的语体记叙内容;实话实说,不含糊其词,不弄虚作假;篇幅短小精悍,不拐弯抹角,不藏头露尾。如2014年深圳年鉴围绕“安全生产监管”记述了“光明新区12·11重大火灾”,不仅介绍了火灾的时间、地点、伤亡、搜救等基本情况,还介绍了事故原因和后续治理,不回避问题,不遮掩信息,做到了真实、准确、详细、具体,为今后工作提供了警示、敲响了警钟。

  二、注重内容创新,彰显地方特色

  发挥地方综合年鉴的应用和存史价值,首先体现在鲜明的地域特点、发展特点和年度特点上,大胆出新,方能彰显个性和特色。《2014年深圳年鉴》牢牢抓住了深圳的年度、时代、城市、区域特色,反映出了发展的亮点。一是体现年度特色。年鉴编撰当有年度意识,从本地上年度客观发展着眼确立当年立鉴主题。2014年深圳年鉴创造性的运用网络手段完成信息搜集,开辟“网媒在线”类目,提供“中央媒体争相报道深圳荣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2013年深圳营改增整体减负73亿元”、“‘农地入市’等10项目当选2013年度深圳年度改革榜单”、“2013年深圳人才引进总量创历史新高”等信息,体现了2013年深圳市发展的年度特色,把握住年度记述的节奏。二是体现时代特色。年鉴必须记载发展大势,准确地把握其时代内涵和脉搏,才能更具价值、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2014年深圳年鉴介绍了“三化一平台”建设分目,综合阐述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战略平台”的建设思路,记述了深圳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赶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方向和举措,鲜明的体现了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先行区的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的魄力和思路,使这一地方年鉴成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年度综合资料,借鉴意义更浓,应用价值愈加提升。三是体现城市特色。年鉴的地方特色越浓,就越能让读者认可。故年鉴编写要抓住地方特点,使栏目和选题尽量切合实际,展现地方的独到、独特之处。《深圳年鉴》近年非常注重突出地方特色,2014年卷特设“特色深圳”类目,介绍“前海深港服务业合作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内容,不仅提供面上的基本情况,还分条目阐述了“国务院政策支持、省级权限下放、国际合作、治理模式改革、土地管理改革、人民币跨境贷款、碳排放交易”等新思路和新举措,这些条目较好地突出了地方特点,彰显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滨海城市、改革开放试验区和“窗口”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写明了深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措施和招数,为国内同类城市对外开放、探索国际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放大了年鉴的社会效益。四是体现区域特色。城市抱团打天下正在成为国内发展的主流,区域协同发展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深圳作为珠三角的龙头城市,在珠三角区域充分发挥了区域带动作用,《2014年深圳年鉴》敏锐的把握了这一趋势,利用“深汕特别合作区”、“深莞惠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等分目体现了这一思路,介绍了深圳市与其他省份、城市的合作框架、合作载体和建设思路,展现了深圳引领区域协同进步的发展思想和核心地位,年鉴的信息利用价值得到大大增强。

  三、提供资政参考,彰显年鉴价值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同类城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着存史资政功能的深圳年鉴,更是其他城市、地区考察、学习、借鉴深圳发展经验的重要参考书。深圳年鉴通过综合信息、个性事例、系统阐述反映深圳全貌,为其他城市学习借鉴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思路,展现了清晰的发展图景。一是以综合信息统领基本情况。2014年深圳年鉴的综合情况中分特载、总述两栏目,总述里介绍总体情况,分列市情概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分目。值得借鉴的是,除了常规性的总结工作和成绩,深圳年鉴特别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能源与循环经济等分目中,介绍了制度创新、政策体系、国家扶持情况,为其他同类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思路。二是以典型事例反映突出亮点。2014年深圳年鉴中特别记述了“深圳市外来红火蚁的可持续治理”项目,介绍了防控体系、防控时间和方法、防控成效。目前外来红火蚁泛滥问题已经成为广东省一带危害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深圳年鉴记载的成功经验为推广治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三是以系统阐述凸显治理思路。例如对备受瞩目的“深莞惠一体化”,深圳年鉴重点从规划、交通、产业、环保、公共服务系统阐释了深圳、东莞、惠州一体化的合作范畴,针对交通一体化还附了“深莞惠城际轨道网规划示意图”进行说明,完整的反映了区域协同发展思路。再如对前海合作区建设,详细记述了国务院批复前海22条先行先试政策落实情况,解释了区域经济腾飞的动力源泉。四是以重点研究体现未来方向。在辅助资料部分,《2014年深圳年鉴》创造性的增加了“调研报告”类目,选登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调研课题,向全国各地展示深圳作为改革前沿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为各地提供发展借鉴。如《关于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架构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调研报告》,分析了深圳市行政管理架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区划调整、完善新区管理体制、调整街道办事处管理空间等建议,对同样面临区划调整、新区改革的国内很多同类城市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性思路。再如《关于加快华强北转型升级改造打造国际电子商业名城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了作为深圳名片的“华强北”产业园的现状、优势和问题,提出“城市更新”的新概念,分析了制约瓶颈,提供了建议分析,对其他城市园区建设和城市更新建设极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①《2014年深圳年鉴》、《2014年青岛年鉴》。

  ②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线装书局,2006。

  ③许家康:《许家康集》,线装书局,2011。

  ④俞慧军:《打造精品年鉴的几点思考》,载2008年第3期《江苏地方志》。

  ⑤莫秀吉:《努力增强县级年鉴的实用性》,载《中国年鉴网》。

  ⑥张祥林:《提升年鉴应用和存史价值的思考》,载《中国年鉴网》。

  作者单位:薛文谦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85911218

  通讯地址:青岛市香港中路11号

  邮编266071

中共平度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平度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7368243 电子邮箱:pddsb@163.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